你的品牌為什麼尚未成功?汪志謙教你如何破解盲區與誤區
2024 Dec 09 未分類
如果你的洞察不對,無論如何努力落地,
最終都可能以失敗收場,
只能感慨:「我沒錢了,我做錯了。」
我們該如何避免有說出這句話的那天?
-
▋洞察跟落地,誰重要?
「洞察比落地重要。」
過去即使偶爾碰運氣做對了,
也不代表我們真的擁有深刻的洞察力。
那時候的成功更多是時代紅利的結果,比如:
•第一次:瓦特發明蒸汽機,帶來工業革命。
•第二次:矽谷與摩爾定律,推動電子科技發展。
•第三次: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,改變全球溝通與商業模式。
•第四次:現今的 AI 技術,重新定義效率與創造力。
-
▋洞察決定成敗:你看錯&沒看到的
洞察的困難,在於挑戰我們的兩大認知:
•盲區:我們完全看不到的問題。
•誤區:我們以為是對的錯誤認知。
汪老師深入解析這兩種認知問題,
並以三個核心概念說明如何破解。
1. 路徑依賴:過去的成功是你的緊箍咒
路徑依賴源於人類偏愛耗能較低的選擇,
根據過去的成功經驗歸納出行動方式。
然而,這在變化迅速的時代可能致命。
洞察的主體需要同時考量三個層面:
消費者、競爭對手、自己。
其中,消費者與競爭對手會隨時代改變,
但若我們固守舊有經驗,就容易陷入盲目。
*生理學佐證:用進廢退。
隨年齡增長,大腦削減不常用的神經突觸,
僅保留並強化經常使用的部分。
因此,不斷嘗試新路徑雖然耗腦,
但長期有助於鞏固記憶與複雜思考。
老師提醒,像刷抖音這類行為,
會強化錯誤的路徑依賴
2. 隱含假設:破解認知錯誤
許多企業未能突破的原因在於隱含假設,
例如「數據顯示經典款賣得最好」
這類看似直觀的結論可能是倖存者偏差
汪老師以中國每日黑巧的案例說明:
•經典款黑巧克力賣得好,
但購買者是少數健身人群,
每次只吃幾片,難以帶動長期增長。
•嘗試找名人代言,
結果吸引大批粉絲購買後,
發現「黑巧克力很難吃」,
反而讓賽道越做越小。
為了破解隱含假設,
汪老師協助每日黑巧
重新審視零食的第一性原理:
「脆。」
於是開發出鮮萃黑巧,
強調「入口輕脆、絲般瞬融、醇而不膩」,
成功吸引廣大消費者反覆購買。
3. 迴圈強化:突破同溫層
演算法讓我們只接觸到同溫層資訊,
誤以為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。
老師提出一個破解策略:破圈。
這意味著要跳脫朋友間的資訊共享,
去了解圈層外的聲音與做法,
才能接觸更全面的市場需求。
-
▋洞察的具體應用:存量與增量的平衡
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:
如何平衡存量(現有市場)與增量(新市場)。
台灣公司通常專注存量,
榨乾既有市場,難以開拓新機會。
中國公司多注重增量,
但因缺乏長期規劃,經常「首單即終單」,
難以形成穩定基礎。
解決方法:將存量與增量的運作分開,
各自專注自己的任務。
-
▋你要問對問題,才不會白費力氣
「洞察=找到你的美,落地=放大你的美。」
這句話精煉地概括了執行的關鍵。
只有問對問題,才能連結洞察的價值,
進而找到可以帶來非線性增長的關鍵行動。
不妨問問自己:
1. 做什麼事會有最大增長?
300個MOT中,
只有10個對消費者有重大影響,
如果你把資源浪費在其他290個MOT上,
做錯事燒的錢比做對事賺的錢多。
「誰幹的蠢事少就能活得比較久」,
這句話重擊我心
2.不做什麼事可以省最多錢?
真正弄懂那不需要做的290個MOT,
可以使營業費用率最低,淨利最大化,
這樣才能成為行業的頂尖者。
「最重要的事是確保最重要的事是最重要的。」
-
▋盲區:你沒洞察到的MOT
汪老師舉了一個實際例子來說明:
某個品牌認為線下門市來客數不多,
但汪老師觀察後,發現不是來客數少,
而是大部分人在30秒內就離開了。
顧客未能在短時間內體驗到MOT。
線下門市跟線上網站首頁要考慮的:
1. 增量與存量的區別
2.高淨值人群與低淨值人群的需求不同
3.小紅、小黑、小白、紅轉黑也要有所區分
從細節開始洞察消費者的心理,
將會有巨大的效益。
-
▋誤區:你洞察MOT的錯誤
汪老師舉一個他觀察到的折價券案例:
某品牌發放價值三千萬的折價券給消費者。
結果大部分消費者在實際到店消費時,
並不清楚自己有這張折價券,
店員告訴他們後才意識到這一點。
這代表消費者並非因折價券而來店消費,
而是他們本來就會來店裡消費,
品牌這樣的做法反而浪費了資源,
這就是MOT洞察的錯誤。
-
▋你必須要連續做對,但你的腦容量不夠用
人腦難以在同一時間內考慮多種變項,
所以使用模型可以確保同時運算多種變項。
▍模型一:三複四校五要增長
1.三複:
①複利: 基數印記疊加。
讓品牌在用戶心中留下深刻印記。
早上買咖啡重點不在「多好喝」,
而在「速度快」。
趕時間的消費者會選擇
動作快、穩定交付的品牌。
②複合: 路拉帕路薩。
意味著將多個元素結合發揮最大效益。
③複製: 算法人體驗。
利用算法精準標籤消費者需求,
快速複製成功經驗並持續優化。
如果你不能變大,又無法複製,
就只能變更貴了,例如顧問業。
2.四效
①進店率=分發效率:線上觸達、線下體驗
②轉化率=算法效率:雙向貼標、精準榨乾
③複購率=人才效率:快速複製、穩定交付
④推薦率=迭代效率:增量破圈、存量值了
複購率的例子:
隔壁餐廳的老闆娘總是親自掌廚,
雖然菜色沒有更好吃,
但她的穩定性讓顧客持續回來。
3.五要
①終局:思考一年後賺的錢跟五年後你要賺什麼錢?
汪老師舉了兒童樂園的例子:
樂園通過多元化收入來增加獲利,
不僅有門票收入,還包括餐飲與廣告。
兒童樂園設計了比以往更貴的餐點,
尤其是週末,樂園來都來了,
該花的就花一花,
「餐飲的人、貨、場」
此舉直接提升了餐飲收益,
而樂園內的廣告也成為一個大收入來源,
每天賣出120萬人民幣。
②損益:我們通常會看重現在的損失,
看輕潛在的獲利。
③節奏:先後、快慢、動態,
正確、時間、速度。
④分配:人、時間、費用、盈利,
增量、存量。
老闆沒有鼓勵員工去走不同的路徑,
員工就會有路徑依賴。
根據兒童樂園的例子,
只要兒童樂園的姊姊跟小朋友說:
「記得明天再來~姊姊要看到你唷!」
這就可以改變首單即終單的窘境。
⑤連續:拉齊組織認知,端到端的做對。
這就是為何很多老闆要送員工來上課。
▍模型二:視角底層邏輯決定了賽道
汪老師舉了唯品會的例子來說明。
唯品會一年擁有1億人次購買,
但大紅比例不到10%。
演算法未讓愛買衣服的大紅看到化妝品,
大紅根本不知道有賣化妝品,
以為唯品會只有在賣衣服,
這就是最前面在講的迴圈強化。
數據的演算法就是最大的倖存者偏差。
但這又牽涉到組織內部的利益結構,
如果你&消費者、你&同事的認知不同,
就無法連續做對,不拉齊就無法落地。
底層邏輯能看懂運作法則,
從不同視角提問可以找到機會賽道,
用框架模型才可以穩定複製落地。
▍模型三:三品三問
1.三品
①品類:第一性思維,消費者因為品類而啟動購買
②品牌:辨識度印記,消費者選的是品牌
③品項:四大產品,消費者花錢買到的是品項
2.三問
①最大增長:你的TA要針對誰?
②複利增長:你的MOT要做什麼?
③最快增長:你要怎樣才能植入消費者心智並產生行為?
小白的障礙在品類。
小白是不懂的人,所以會卡在品類。
小黑的障礙在品牌。
小黑是懂的人,
所以他卡在品牌選不下去而不選你。
大紅的障礙在品項。
大紅很愛你,
想買東西但在你這找不到他要的品項。
———
後面老師講比較快,有很多沒有記錄到,
不過新書發表會本身就演繹一場峰值體驗,
雖然還沒有看過書,
不過邊聽邊看邊紀錄邊體驗,
既有心理學深度的底蘊,
尤其講到神經突觸時讓我不禁笑了出來,
以前醫學院學的果真沒有忘記,
再搭配上汪老師非常有震懾力的演講風格,
這是一場盛大的知識饗宴,而我有幸參與。